霍林河机场2021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人次大关
不能密闭的,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,并对物料覆盖。
挖掘机挥动,运输车穿梭,礼炮齐鸣,欢声阵阵……5月8日上午,昭通市委、市政府在水富市举行2022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和现场观摩活动,掀起了昭通市大干快干重点项目,推动产业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热潮。当天,40多人的观摩团马不停蹄,一路沿金沙江而上,依次观摩了绥江县绿色石材临港产业园项目、永固农业公司二期项目、马湖府古镇文旅项目和永善县东西部协作共建产业园建设项目、永善县城镇棚户区改造桐堡片区回迁安置房建设项目、细沙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相关市领导分别作了现场点评,肯定了项目建设中的成绩,指出了不足,提出了建议。
观摩活动中,大家无论是在两个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,还是在水富港扩能工程中心作业区(二期)施工区域,都能感受到水富市的干劲和发展的希望。其间,对公司提出的所有关切事项,水富市委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都立即研究、及时沟通、迅速回应、快速落实,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在水富投资的信心和决心,公司最终决定将项目落在原本只作为备选点的水富,并快速促成项目签约。每一次到水富,都能看到发展变化,看到欣欣向荣的希望。当前,昭通经济工作已进入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的攻坚冲刺阶段,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全市上下要树牢抓发展的理念、提升抓发展的能力、扛牢抓发展的责任,把重大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突出抓好产业项目,不断巩固全市经济社会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。作为业主单位代表,我们郑重承诺,将以最快的速度推进项目投产运营,以实际产出回报各级领导和水富人民。
这15个项目如果落地,总产值应该在400亿元以上。大家所在的今天开工典礼现场区域,就是西陇科学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所在地,已经完成征地拆迁和能评、环评等前期手续,正在平整土地建设标准化厂房。杨家大石桥是一个有记忆的村庄,所有的汉砖、古井、长寿牌坊记录着往日之历史,网红路、足球场、景观竹编、三小园畅想着今天文明乡村之兴盛。
进入村庄,不时会被一些小景观带来一些小惊喜,感受到一些小欢愉。走进杨家大石桥,村子边,有一块绿草茵茵的足球场,让人眼前一亮,一下子感受到青春的朝气,很想放飞自我,奔跑在球场上,找回年少飞扬的自己。比城里卖的纯净水好喝多了,不信你来喝一口。用竹篱笆圈起来的小菜园里,各种蔬菜长势喜人,等待着采摘。
曾经这些靠着手艺养家活口的技能,让人们依稀看到当年村民劳作的身影,如今这些作为景观的竹编用品,记载着杨家大石桥素有篾匠村之称的名衔。一个个竹编织品,传承着一个村庄的乡愁。
篮球场、足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备,昭璞绿道穿境而过,成为户外骑行、徒步锻炼人群的打卡地。截至2020年,全市建成干净整洁型村庄13865个,323个特色示范性村庄星罗棋布。沿着村庄的小路旁,一处处用竹篾编织的簸箕、鱼篓、漏斗以及犁铧等生活用具和农具展现眼前。2020年,双河村杨家大石桥自然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。
据说,这是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百岁牌坊。这些是汉代时期的梁堆遗址中仅存的汉砖,砖块上菱形纹路清晰。村党委书记傅金彪说:村里需要融入时代元素,将再次打造篾匠村,为打造乡村旅游工艺品打基础、做准备。市文化和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陈再春介绍,这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打造的三小园建设。
编者按乡村是农业文化之根,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出发地、回归地,是天下粮仓的绿色生命地带,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。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,是杨家大石桥美丽乡村建设中又一个亮点。
今年,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昭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特策划《大美中国·昭通乡村行——喜迎党的二十大》系列报道,为读者讲述一个个变化的村庄、奋进的村庄、美丽的村庄沿着村庄的小路旁,一处处用竹篾编织的簸箕、鱼篓、漏斗以及犁铧等生活用具和农具展现眼前。
这个足球场,是昭通市首个社会标准11人制足球场,实行对外免费开放。如今,不再用来讨生活的竹编手艺,而是村子里特有的展现眼前竹编景观,让城里来的游客争相拍照留念。用竹篱笆圈起来的小菜园里,各种蔬菜长势喜人,等待着采摘。正在打水的杨大爷,热情地招呼着我去品尝,掬一捧井水喝下,果真清凉甘洌。比城里卖的纯净水好喝多了,不信你来喝一口。村子里,有两口流淌了200多年的长寿井,村民们习惯称为龙潭水,井水水质很好,周围几个村庄来取水回家的村民络绎不绝。
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,是杨家大石桥美丽乡村建设中又一个亮点。同样是竹篱笆围起的小园子里小狗小猫、鸡鸭鹅各自在觅食。
昭通日报记者:陈允琪文/图视频拍摄/剪辑:聂学虎。2015年以前的昭通,在2.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1235个贫困乡,185.07万群众的眼里写满了清贫。
小花园、小菜园、小禽园,让村民在奔向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征程中,仍能带着田园气息,这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佐证,也是给生活带来自给自足的欢乐时光。绿树掩映包围着整个村庄,村里一栋栋漂亮的楼房,房前屋后,村民们用修剪下来的苹果树桩围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花园,鲜艳的小花争相怒放。
2020年,双河村杨家大石桥自然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。平时,城里和乡下的足球爱好者经常相约比赛,热闹的场景让村子一下就沸腾了。89岁的杨昌荣说:这里的村民都是世代相传的篾匠。走进杨家大石桥,村子边,有一块绿草茵茵的足球场,让人眼前一亮,一下子感受到青春的朝气,很想放飞自我,奔跑在球场上,找回年少飞扬的自己。
今年,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昭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特策划《大美中国·昭通乡村行——喜迎党的二十大》系列报道,为读者讲述一个个变化的村庄、奋进的村庄、美丽的村庄。篮球场、足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备,昭璞绿道穿境而过,成为户外骑行、徒步锻炼人群的打卡地。
晴空万里,春风轻拂,驱车行驶在通向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的网红路上,道路两旁翠绿高大的杨柳树带着春的气息摇曳着,让经过这路上的人们心情愉悦。如今,村里多有七八十岁的老人,耳不聋、眼不花,仍能打理着自家的三小园。
编者按乡村是农业文化之根,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出发地、回归地,是天下粮仓的绿色生命地带,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。村子的后山上,一路蜿蜒的小路上去,不远处静静地伫立着一间由一块块古老汉砖堆砌的房屋。
长寿井旁边,有几块条石,上面刻有一些花纹,还有两尊残缺的石狮。村党委书记傅金彪说:村里需要融入时代元素,将再次打造篾匠村,为打造乡村旅游工艺品打基础、做准备。截至2020年,全市建成干净整洁型村庄13865个,323个特色示范性村庄星罗棋布。在党中央的关怀下,昭通儿女历经5年的砥砺奋进,10个贫困县(区)全部摘帽,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185.07万群众告别贫困。
市文化和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陈再春介绍,这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打造的三小园建设。进入村庄,不时会被一些小景观带来一些小惊喜,感受到一些小欢愉。
这些是汉代时期的梁堆遗址中仅存的汉砖,砖块上菱形纹路清晰。留存下来的石雕,不难看出杨家大石桥代代相传邻里和顺的家风家教,只有家庭和睦、乡亲温厚才多有健康长寿之人。
杨家大石桥是一个有记忆的村庄,所有的汉砖、古井、长寿牌坊记录着往日之历史,网红路、足球场、景观竹编、三小园畅想着今天文明乡村之兴盛。历史的更迭,让这些汉砖见证着这个村庄经历过的千难万险与悲欢离合,也见证着这个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#相关推荐
-
评论列表 (0条)